案件 - Nirmala Devi N Letchumanan v. Informatics Training Technology Sdn Bhd
(i) 员工 - Nirmala Devi N Letchumanan【简称 - 员工】;
(ii) 雇主 - Informatics Training Technology Sdn Bhd【简称 - 学院】
💥💥💥💥💥💥💥💥💥
大纲
年纪跟我不相上下的,20几岁想读商科系的话,有两个红极一时的学院供选择。
一个是 Systematic,另外一个则是 Informatics。
相信那些年,很多人都曾经在这两间学院溜达过。
我是在三所不同的学院完成我的 ACCA,其中一间就是 Informatics。
💥💥💥💥💥💥💥💥💥
员工的角度
1. 1992年开始在学院当讲师,一直到2006年。
2. Last Drawn Salary 是 RM 2,580
3. 在1998年及2005年分别获得 Long Service Award
4. 2005年,也被选为最佳讲师【Best Lecturer】
5. 2006年1月20日,被学院裁员,学院作出以下的赔偿:
~裁员补偿 - RM 17,840.49
~ 通知书替代的薪金【Salary In lieu of Notice】 - RM 5,160
6. Nirmala 认为裁员过程,遭受到不公平对待,因此到工业法庭举报学院:
~ 学院没有提早给予需要进行瘦身、整顿的通知;
~ 在被裁员当日,她处在 Business Development 部门,同部门还有另外三位同事。而 Nirmala 是最资深的,根据 LIFO 法则,她不应该被裁员
~ 过后,学院聘请了4位新的讲师。这有违背“裁员”的宗旨
💥💥💥💥💥💥💥💥💥
学院的角度
7. 花无百日红,即使当年红极一时,最终逃不过被淘汰
8. 2002年开始,遭受亏损:
2002 - RM 505,704
2003 - RM 627,221
2004 - RM 2,453,396
2005 - RM 2,616,817
9. 2006年1月20日,学院进行裁员,原因:
~ 学院已经没有再招生
~ 但是原有的学生,还没有完成学业
~ 学院有义务让他们结业
~ 但是因为常年的亏损,学院只好进行裁员以降低营运成本
10. 学院没有按照 LIFO 的法则,却把最资深的 Nirmala 裁员,原因:
~ 学院不能保留太多的讲师
~ 因此,学院决定保留“全方位”的讲师
~ 所谓全方位,意思是说,同时可以教多个科系
~ 由于 Nirmala 只教导一个科系,保留她没有达到经营效率【efficient operation】
~ 而资历较浅的讲师,都可以胜任教导多个不同的科系
💥💥💥💥💥💥💥💥💥
工业法庭的审理
11. 在审理的过程中,主要审理两样东西:
~ 第一样:学院是否真的需要“裁员”?
如果上述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继续审理
~ 第二样:裁员是否遵循可接受法则【in compliance and conformity with the accepted standards of procedure】
12. 工业法庭认为,连年的亏损,学院进行瘦身而作出的的裁员行动是正当的
13. 至于,学院没有根据 LIFO 法则作出裁员,工业法庭认为:
~ 这是公司在作出营运效率考量后,才做出的决定
~ 学院把能够胜任教导多个科系的讲师留下,是可以理解的
14. 堂上的讲师教学时间表【Teaching Schedule】也显示:
~ Nirmala 只局限在教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一个科目
~ 而资历浅的讲师,同时教导不同的科系
~ Nirmala 其中一个叫 Harban 的同事,除了教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同时也教:电脑专业文凭、电脑专业高级文凭科系
15. 工业法庭也审视了 Nirmala 其他同事的教学时间表,同样的发现,这些资料浅的讲师都同时可以教导不同的课
16. 至于 Nirmala 说,学院没有提前通知,因此他不知道学院会裁员。工业法庭认为在学院服务了14年,而且又在 KL 的大本营,Nirmala 是会知道学院的状况的,她不能说自己不知道。
17. Nirmala 的另外一项指控 - 学院在裁员前,没有与她进行咨询。工业法庭说,当要进行裁员时,公司是没有与员工进行咨询的这个义务。【当然,有最好】
18. 最后的裁决:员工举报不成。
💥💥💥💥💥💥💥💥💥
我的一个小看法
毕竟是母校,提出一点小看法
~ 如果没有一套远大的策略,我其实是不太看好“服务业”去上市的
~ “服务业”靠的就是服务,从事服务业的公司,往往为了要上市,会通过一些手法壮大公司的业绩
~ 但是,这个“装饰”出来的业绩,能够持续多久?大家都心知肚明
~ 从事教育,能够做到多大?能够挣到多大的净利?大家也心知肚明
~ 当创办人一心要上市时,其“动机”有待考察
~ 而最终,Informatics 也因为 Auditor 不肯妥协,而闹出会计丑闻,做假账欺骗投资者
~ 在这起案件,如果你去看回他们当年的 Audit Report,你会发现,其实在丑闻还还没有爆发前,已经事先有征兆了。【以后,真的有机会,我开会计班,再分享】
~ 红极一时,又如何。真的无限唏嘘。
喜欢我的分享的朋友们,不妨也 Like 公司专页 - CCS 十面埋伏 ,同样有着很多由我作出的其他分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