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4 5:11:02 PM
●南洋商报 联合报道:唐淑菁、刘慧欣
2011年伊始,亚洲区域股市延续去年的勇态,展现其表现牛气腾腾,就在各界对本区域做出前景非常看俏的乐观评语时,区域股市却出现“多云转阴”的状况。
对于大多数亚洲新兴经济体,包括大马来说,2010年的代名词是资本热土。
整个2010年度,东南亚股市走势远远领先全球水平,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股市位居全球涨幅前十,然而新年的钟声敲响后,该地区的股市似乎受到了警钟的惊吓,纷纷下挫。
在今年1月,印度的Sensex指数出现连续7天下跌的紧张情势,孟加拉国股市股指也上演“超级过山车”,而印尼和泰国的股市的表现更是直落,至于菲律宾的股民也在积极寻找股市避风港,而大马股市也在创下1576.95高点之后,欲振乏力。
2010年表现优异的东南亚股市自新年伊始出现了令人不安的、通胀导致的抛售。
未来随着热钱持续向成熟市场尤其是美国回流,随着粮食价格的走高、通胀形势的恶化,东南亚股市的调整虽不至于不会对全球市场造成太大影响,但预计其跌势料将延续。
东南亚股市震荡
印度的Sensex指数在本月中出现连续7天下跌的窘境,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10.99%,继泰国、韩国和巴西本月加息之后,匈牙利及以色列央行本月24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印度央行也在25日采取同样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印度央行自2010年3月以来第7次升息。
另一方面,印尼股市综合指数今年以来该指数已经下跌了近7.95%。
菲律宾的PSE综合指数下跌近7.61%,泰国股市下跌6.65%,而大马股市也在这期间则微扬0.07%。
摩根资产管理投资服务副总裁谭慧敏认为,短期内东南亚市场将会继续波动;印尼和印度等地的估值已经不再便宜,事实上还有点昂贵。
市场近期担忧新兴市场通胀升温超预期,或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有分析认为,新兴市场长线仍看好,理由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令资金由已发展国家外流至新兴市场,预期新兴市场消费主义将持续高涨,带动经济增长。
通胀吓退热钱?
近几个月来,亚洲各国股市流入几十亿外国资金,国外投资者原先希望通过亚洲新兴市场强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而获益。有迹象表明国外资金开始撤退。
事实上,从最近情况看,东南亚国家出现了通胀加剧、热钱加速流出的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东南亚国家需要上调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而随著印度等国也全面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市场担心东南亚国家会进入货币财政双紧缩的政策通道。
“2010年第三季度后,泛滥的流动性使得东南亚股市出现一定泡沫,而通胀形势恶化更使得各国政府采取措施调控市场。”
在金融服务商India Infoline Group的主席杰恩看来,今年以来市场有两至三个因素导致国外的机构投资者紧张和不安。这些因素包括:股票估值的上升、高利率(会降低公司的资本支出)以及不断上升的通胀率。
资金净流出92亿
根据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调查报告显示,在截至1月26日的一周里,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资金净流出量超过30亿美元(92亿令吉)。
而与此同时,发达市场股票基金在过去8周中第7次有资金的流入。
这是过去5周里首次出现资金流出现象,且是自2008年第三季以来的最大单周流出量。
发达市场股票基金则持续吸引资金净流入。
EPFR指出,受中国与印度通胀压力高涨、印尼股市急剧调整以及美元走弱等因素的影响,亚洲(除日本外)股票基金的资金净流出量创过去37周的最高纪录。
印尼流出10年最多
其中,中国股票基金资金净流出量创自2010年5月以来的新高,印尼股票基金则遭遇过去10年最大规模的资金流出。
在拉美股市基金方面,通胀和加息预期同样也成为了国际投资者的最大担忧,当地股市在过去7周里出现第5周资金净流出。不过,俄罗斯和非洲地区的股市基金上周则吸引了资金净流入。
印度外资已撤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统计数字显示,进入印度的外资已经减少近三分之一。
对于经济成长近9%的印度而言,这个数字可能令人讶异。但是印度央行上周的报告显示,在印度,要取得环境许可和土地所有权极为费时,政府繁文缛节,公共建设落后,在在使得外资却步。
在2010年,外来直接投资(FDI)到印度的金额,较前一年减少32%,仅剩240亿美元(734亿令吉)。
同时间,印度的竞争对手取得更多外资。新加坡的FDI增长122%,达370亿美元(1132亿令吉);中国增加6.3%,金额达1000亿美元(3060亿令吉)。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马来西亚 ,FDI增长高达410%,金额为70亿美元(214亿令吉)。
获利回吐布局不变
瑞银(UBS)表示,最近确实看到一些对冲基金在调整短期的投资策略——他们对一些表现比较好的市场如南亚进行货币回吐,流入一些原来表现比较差的市场,比如像美国、日本。
另外,新兴市场区域内部也在进行调整,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调整到了像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
“新兴市场的GDP已经占了全球的一半了,但是在MSCI全球的指数里面,新兴市场占的权重仅为1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包括索罗斯等长期基金还会往新兴市场布局。”
12月外储劲扬190亿 热钱积极流入大马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我国储备金按年增加10.1%至3286亿令吉,或相等于1065亿美元,国际储备金于2周内劲扬190亿令吉,显示热钱的流入未象8、9月般猖狂,但流入势头依然积极。主要是因为出口增加,加上外国投资基金流入数额庞大所致。
银行间借贷增
与此同时,国行在期间吸入的游资,也从12月上旬的2374亿令吉,增加至2430亿令吉,银行间的借贷活动增加,是推高此数据的原因之一。
虽然热钱仍然充斥市场,但分析员指出,市场流窜的热钱已减少,此趋势料将维持至未来几个月。
第三季的国际收支平衡虽按年猛涨213%,也已有冷却迹象。
固定收入滑落
截至2010年第三季,热钱的流入额已比首季减少将近一半,按季比较时,也缩减24%,显示2010年第四季热钱将会减少。
另一方面,外资持有的固定收入投资额,已在11月杪,从1270亿令吉的高峰,滑落至1186亿令吉。
“11月份的固定收入投资额较10月份低,这也是大马在连续8个月攀升后首次滑落。这或意味外资流入的情况已经抵达高点,未来几个月的趋势开始转下。”
外资流入或见顶
达证券指出,热钱走势可用国际收支平衡(BOP)加以计算,若得出“负数”,则反映已有“未记录的资金”(即热钱)流入。
在计算后发现,今年首季及第二季,得到负305亿令吉及负189亿令吉的数额,但第三季开始放缓至负142亿令吉。
另一方面,短期资金累积,推高国际储备金。目前,外汇储备可应付8.5个月的融资,及4.1倍的短期外债,这降低了资金管制的需要。
金融风暴阴影仍在
万一外资再大举的撤资,对于本区域又会造成怎样的打击,1997年及1998年的一场风暴,将区域打得遍体麟伤。10多年过去了,但那阴影仍在。
1997年,一场从泰国卷起的金融风暴,把东南亚各小国烧的体无完肤,泰铢与令吉首当其冲,大马政府当时更因抑制令吉进一步受到狙击,而宣布实施让全球震惊的资金管制措施,即让令吉与美吉以3.80令吉与美元挂钩。
泰铢的崩溃对区域资本市场所带来的骨牌效应,也进一步蔓延到其他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台湾、日本、香港、韩国乃至亚洲北部的俄罗斯均受重创。
在那10年间,亚洲各国采取了很多措施,以补救创伤累累的金融体制,包括大马通过成立国家资产管理机构(Danaharta)来拯救国内各大困陷企业。
另外,银行体系注销呆账,重组资本结构,并强化企业监管,同时也重整企业资产负债表。
大马在1997年实施的资管制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讥责,发达国家在过去对于资金管制都是采取冷淡的态度;并认为这是一种干预市场的操作系操作,并也违反全球金融市场的程序。
大马资管全球效仿
处在东南亚区域的马来西亚,在世界的位置并不大,然而这个小国于1997年所实施的资金管制措施,除了使之度过金融危机之外,孰不知这项措施成为了10年之后,各央行为对抗热钱所采用的正当对策。
自去年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愈来愈多国家透过资金管制来应对热钱的冲击,而IMF更於今年2月发表报告,为外汇管制平反,指在某些情况下,外汇管制确实可以稳定经济,防止过多热钱流入出现的副作用。
过去10多年来,东协在各成员国的努力及通过更为审慎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下,逐一重返各自的轨道,并也著重国内需求,随之见到的是外汇储备日益上升,取代了以往严重依赖海外短期资金流入的局面。
东南亚央行沉着应战
面对著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巨大热钱涌入压力,全球各国央行至今依然不敢丝毫松劲。
东南亚地区近期来出现庞大的资金流入,10多年前的经济创痛仍在,为面对重蹈覆辙之痛,决议者也不得不使出浑身招数来应对这一场硬战。
备受热钱之苦的地区经济体也在积极合力对抗外来的挑战。
印尼央行副总裁哈利姆早前就已表示,东南亚国家将举行会晤,就通过跨境协议监管资本流动进行讨论。
区域之间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都是外向型经济的国家,由于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因此,亚洲经济的动摇就是对这些国家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
成热钱目标
美欧日等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已促使大量资金流向新兴经济体,推动当地本币升值,同时催生资产泡沫,给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带来严峻挑战。
这个在区域被1997年的金融风暴灼伤后迅速复原,再成为热钱紧紧跟随的目标。
有数据显示,东南亚区内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占GDP的比重达24%,这与风暴前的26%非常接近。
政经改革获肯定
在这10年内,欧美的金融危机虽也让东协区域面对池鱼之殃,但庆幸的是,以更强姿态鼎立的东南亚区域,包括大马并未面对如上一次几乎遭受到的灭顶之灾,反之在这段期间在政治上所进行的改革和经济发展中所付出努力,已获外资肯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