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7, 2012

成本風險降‧競爭力大增‧再生能源商機龐大

投資致富 2012-06-17 19:26

再生能源近年來已快速崛起成為能與石油或柴油等傳統發電廠競爭、並且能夠大規模生產的能源,當中龐大投資商機不容忽視,只是看大馬政府和傳統能源業如何看待這個新興領域。

大馬First Solar私人有限公司資深董事依萬阿末日前在一項研討會上指出,國內傳統電力每公瓦生產價格目前平均為33仙,比較之下,生物發電每公瓦生產成本則介於27仙至35仙之間,顯示再生能源競爭力已顯著改進。

他強調,這情況與數年前領域情況比較,已是天壤之別,而且除成本因素外,科技和管理風險等關鍵阻擾因素亦已經大幅降低。

“數年前當人們檢視再生能源領域時,其投資成本非常高,政府也面對拒絕替該領域提供發展津貼壓力,但這並沒有削弱再生能源發展力道,全球暖化壓力驅使各國陸續投入再生能源發展,私人界也出於盈利考量而投入龐大資金,帶動再生能源領域近年來迅速崛起。”

他相信,再生能源領域情況發展至今,實際情況已超越大多數人認知,即再生能源無法與傳統發電廠比較。

中國公司積極物色
再生能源資產

“許多海外、尤其是中國公司已看中這些機會,積極在各國物色再生能源資產。目前全球10大再生能源公司中,就有8家來自中國。”

依萬阿末也直言,政府電力收購制(FIT)架構原是為驅動再生能源領域發展而推出,但隨著市場崛起速度超越預期,再生能源領域其實已做好大規模投產準備,只是看政府和傳統能源業是否允許其進入市場。

可與傳統發電業者合作詢及大馬政府目前所面對的挑戰時,他認為,政府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在電力收購制和固打限制情況下,確保國內再生能源領域在未來繼續以現有速度成長。

“實際上,就我們的經驗而言,再生能源發展不一定得和傳統能源業者區隔或對立,反而可探討建立合作關係,如我們在美國就與當地發電廠聯營投資太陽能發電廠,同樣地,國內再生能源市場也能尋求與國家能源、馬拉科夫等傳統發電業者合作,來達致平衡關係。”

同時,他補充若大馬有意參與再生能源發展,並不一定得在國內進行,反之可以在各國探討機會,再從中學習及引進相關知識與技術,助大馬最終能以本土化模式在國內建立再生能源生態圈。

針對甚麼因素影響國內再生能源發展時,他認為主要問題在於有關方面缺乏相關知識及溝通,導致該領域無法被真正瞭解,而變得不積極。

“有人笑說國內太陽能發展速度,3年發展卻只回收3個月進度效果,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但我們必須瞭解的是,全球再生能源市場仍持續飛馳,即使我們拒絕發展,其他國家也將相繼參與,我們不應該將這些機會拱手讓人。”

本土化目標難達成

無論如何,國庫控股投資部執行董事沙哈札萬則認為,雖然國內不乏再生能源投資,但投資層面卻主要集中在資產製造,工廠管理、支援服務等領域卻乏人問津,這情況導致本土化目標難以達成,須依賴海外業者提供支援服務。

他相信,政府雖能輕易開放再生能源領域,但由於這領域在國內仍處見習階段,完全開放或無法在技術和知識轉移方面享有太大利益。

政府探討再生能源發展

在場一位聽眾在發問環節時,直言許多國內企業其實都擁有投資再生能源意願,但卻受政府電力收購制和固打制止,因此直問沙哈札萬既然瞭解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政府何以還要保持固打制度,壓迫再生能源發展。

具備龐大發展機會

沙哈札萬回應:“國庫控股並非制定電力收購制或固打政策的單位,無法代有關方面做出回應,惟就個人來看,政府除須確保再生能源市場成長外,還得考慮如何讓國內經濟和社區享受其利益。”

他也強調,再生能源市場確實具備龐大發展機會,國庫控股2008年至今共透過聯營形式參與3項再生能源發展計劃,未來也將繼續探討相關機會,同時表示將繼續與政府保持策略性關係,探討透過新投資策略助政府達成新經濟模式目標。

“發展再生能源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我國具備發展太陽能所需資源,像充裕太陽能及油棕供選擇,但是,將油棕用於生物發電是否具備經濟效益?

如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中東,則是因再生能源發電比享有龐大津貼的油氣發電更為划算,所以具備改革動力,如何發展再生能源依然是有待探討的課題。”(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