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9 19:05/ (星洲日報/財經)
2011年真是不平靜的一年,天災人禍頻傳,全球經濟剛走出2008年雷曼風暴的陰影,正喘息準備重新起步向前進邁進,又踫上這多事之秋,導致復甦停頓甚至倒退。
若要選出2011年最重大國際財經事件,歐債危機當之無愧,歐盟各國債務比高、評級被調低,歐盟焦頭爛額,歐洲國家政府接二連三換領導人,全球經濟步伐也被打亂,衝擊力道可能比2008年的雷曼風暴更大。
因為歐債危機,全球經濟前景愈發黯淡,沒有國家及地區將能倖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如果各國不能通力合作,世界經濟將落入有如1930年代的大蕭條。
同時,國際評估機構可能認為經濟還不夠亂,決定加入,先從美國開刀,將美國AAA的評級降一級,引發全球震動,降級風並曼延至世界各地,最新是日本,現在大家在猜誰是下一位。
而在經歷長期經濟低靡,對國家運作失望的氛圍醞釀下,春天在中東爆發茉莉花革命,讓多個中東國家政權倒台,影響油價表現,接著在秋天,“佔領華爾街”儼如美國版茉莉花革命,從地方性的遊行示威擴散到全世界“一起佔領”運動,展現人民的改革力量。
天災也加入攪局,全球今年發生三災,年初有澳洲洪災、3月日本311地震、海嘯、核泄漏事件三連發,年杪更有泰國大洪災,打斷全球電子、汽車供應鏈,影響全球電子和汽車供應。
比高
歐債危機
火燒連環船
歐洲的國債危機不但撼動歐洲的金融體系,而且波及影響全球經濟,除了今年稍早的希臘與愛爾蘭發生危機,之後葡萄牙也因貸款成本不斷上升而急需經濟援助。
投資者擔心其它負債規模更大的國家,如西班牙與意大利將需要幫助;銀行也擔心歐債危機擴大而緊縮銀根,因此歐洲國家的貸款成本增加、支出減少,連帶拖累經濟成長;無止盡的財政危機席捲歐洲聯盟。
希臘撙節措施引發罷工、抗議和暴動;意大利經濟災難讓前總理貝盧斯科尼捲鋪蓋下台。西班牙也變天;法國和德國發動緊急措施,紓緩債務危機,英國則阻礙法德倡議的修改歐盟條約。
據歐盟統計局統計,歐元區17國債務累計近8兆歐元,公共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歐洲整體是80%。
“歐豬五國”的情勢也看不見好轉跡象。歐盟執委會預估,意大利的公債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仍高達120%,希臘則將接近200%門檻,達198.3%,平均失業率高達9.5%。
歐債風暴加劇之際,歐盟內部仍為歐洲中行的功能意見分歧,更加深市場的疑慮。
歐盟向來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以今年前9個月為例,美國和歐盟間貿易總額約4750億美元,在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大約14%的營收來自歐盟市場。但歐債危機衝擊,美國的汽車、太陽能面板、藥品、服裝和電腦設備製造商宣佈,已明顯感受到來自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
環顧亞洲,以中國為例,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但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11月上海對歐盟出口只有93億3千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若歐盟經濟成長趨緩,可能會直接影響雙邊貿易。
比慘
全球三災
澳日泰3國天災打亂經濟
全球經濟今年除了人禍不斷,天災也頻傳,其中澳洲、泰國和日本發生的洪災、地震核災衝擊最大,不單造成當地經濟受重創,還影響全球表現;日震加上下半年泰國洪災的衝擊,今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增幅恐陡降至1%。
澳洲洪災肆虐
今年伊始,澳洲遭遇50年一遇洪災,造成近百人傷亡,許多地區農作物損失慘重,煤炭開採大受影響,導致煤炭價格飆高。經濟學家表示,洪災後的重建工作可能需耗費200億澳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5%。昆士蘭省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受災面積比法國和德國面積加起來更大。
日本三災重創經濟
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引發約10公尺高海嘯,摧毀多個住宅區,造成近2萬人死亡或失蹤,災損計達2千180億美元。海嘯大浪破壞福島核電廠冷卻系統,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爆炸並引起核泄漏,當地農作物也驗出超標輻射,數百人受到輻射感染,幾十萬名居民需要疏散,這次災害對日本甚至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
這場史上最大地震所帶來的斷鍊效應也影響全球的汽車產業,也阻斷原物料和電子零件(如快閃記憶體、微處理器、LCD零件等)供應,緊接而來的海嘯更沖垮大企業設備。
泰洪打亂全球供應鏈
今年7月下旬以來,受颱風和暴雨的影響,泰國出現50年來最嚴重洪災,目前已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淹浸了泰國77個府中的24個府,包括泰國經濟重鎮曼谷,經濟損失預計達5千億泰銖(約500億令吉),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由於泰國是米和橡膠生產大國,泰洪也導致米價和膠價沖高。
泰國是許多電子大廠的零件生產基地,泰國嚴重水患甫平息,日本零售商因而普遍遭遇數碼單眼相機、電磁爐、微波爐、烤箱等各類電子產品缺貨窘境。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英特爾以硬碟機供應短缺為由,下修第四季營收與毛利率預測,成為因泰國洪災衝擊和經濟疑慮而調降財測的半導體大廠商。
比低
美引發全球降級風
誰是下一位?
全球降級風始於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於8月6日調低美國的長期主權信貸評級,將評級由“A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列為負面。
美國財政部於標普知會降級後,曾試圖力挽狂瀾,向標普指出計算有2兆美元誤差,雖然標普最終同意刪除相關2兆赤字,但卻不改變取走美國最高評級的決定。
標普是基於美國國會兩黨一直在財政問題上爭執不休,國會對債務上限的爭執,因而大砍美國頂級信用評級。“超級委員會”無法就削減至少1.2兆美元赤字達成共識,可能使美國2013年啟動自動減赤機制。
歐洲降級風吹起
與此同時,歐債危機不斷擴大,令降級危機蔓延至整個歐洲。評級機構惠譽於10月便調整“歐豬五國”中的西班牙、意大利及葡萄牙3國的評級及展望,西班牙評級調低兩級至“AA-”,前景評為負面;意大利評級調低一級至“A+”,前景亦評為負面;葡萄牙評級則維持在“BBB-”,前景維持負面。
雖然歐盟峰會開出的藥方標本兼顧,不過,市場的反應卻沒那麼樂觀。3大信評機構穆迪、惠譽及標普質疑,歐盟峰會的決議還是缺乏實質性的具體措施,不排除再調降歐盟的信評。3大信評機構擔憂看不到具體實質措施的關鍵,在於質疑歐洲中央銀行(ECB)並未扮演積極角色。
歐美多家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評級也受波及,紛紛被調降信評。
日本頂級光環不再
日本受日圓強勁和日震雙重打擊,經濟慘淡,連自家人也不挺,導致日本失去頂級光環。日本信評機構格付投資情報公司以經濟復甦前景“不明”為由,調降日本外幣和本幣發行人評級;R&I認為日本2010年會計年度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呈現成長,但2011年可能萎縮,日本獨立調節財務狀況的能力,已不再居頂級信評所要求的水平。
比亂
春秋之亂
茉莉花革命vs佔領華爾街
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茉莉花革命,一切始於突尼西亞一名26歲失業青年的自焚抗議,不僅讓執政23年的班阿里政府垮台,更燃起席捲中東與北非的人民革命運動。
突尼西亞抗爭,迅速推翻長年強人統治,點燃民主怒火。阿拉伯之春如野火般,最具戲劇性的發展莫過於埃及。異議團體透過社群媒體與網絡,發動數以萬計的民眾走上街頭,迫使掌權30年的穆巴拉克下台,並在11月27日舉行首次民主選舉。
埃及革命浪潮使穆巴拉克下台後,並催生利比亞內戰,強人卡達菲命喪黃泉。敘利亞對抗阿塞德政權的流血起義也應運而生,大規模抗爭和起義也席捲巴林和葉門。
而被稱為華爾街之秋的佔領華爾街街頭抗爭,在9月17日於紐約鄰近華爾街的公園揭開序幕,數週內延燒全美和海外。抗議者不滿失業、企業高層的高薪與社會流動性的停滯。此活動將自身定位為沒有示威帶領者,不帶特定訴求的示威活動,但成功傳達抗議美國1%巨富犧牲其他民眾,獲取巨大利益的理念。時序入冬,各地警方拆除數個抗議營地。
比紅
油金商品坐上過山車
今年誰最紅?
2011年商品,諸如貴金屬、能源和農產品價格走出了一波“過山車”行情。
上半年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振蕩上行,進入下半年以後,受歐美“雙債危機”恐慌氣氛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環比回落,走出振盪下跌的行情,雖有所反彈,但單邊回調態勢明顯,影響因素更為複雜,有美元等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地緣政局動盪、嚴重自然災害以及新興經濟體需求旺盛,供求關係偏緊等多重因素影響。
油價創年度新高
際油價表現依然“風光”,今年是中東局勢急劇震蕩變化的一年,中東北非地緣政治因素推動國際油價在上半年持續上行,油盟國利比亞的戰亂導致其原來日產160萬桶的石油供應一度幾近停止,對世界石油市場產生巨大影響,造成國際油價居高不下。
下半年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及埃及政局動盪等帶來的地緣政治壓力引發市場對原油供應的擔憂,也推動油價上漲,油價在今年幾度破100美元大關,28日企於每桶99.3美元水平。
黃金創新高後狂瀉
黃金相對主流外幣有較佳的防守性。美國遭下降評級,歐債危機惡化,經濟前景不明朗,引致資金避險,推動金價大幅上升,屢創新高,現貨金更於9月6日創出1921.18美元歷史高位。不過,隨歐債危機越演越烈,美元受捧趨強,黃金因美元強勢瀉勢難止,跌破每安士1600美元大關,28日2月黃金每安士掛1557.50美元,金價自9月6日創下1923.70美元新天價,迄今回檔近20%。
牛奶今年商品大贏家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牛奶期貨今年表現一馬當先,漲幅傲視原油、飼牛與黃金等主要商品,受惠美國乳製品出口激增,芝加哥牛奶期貨今年漲幅創下4年來之最;芝加哥牛奶期貨今年來大漲41%,每100磅報18.66美元。
比強
美元日圓大漲
亞幣歐元巨貶
由於歐債危機,最近由於歐洲銀行撤資,亞洲貨幣貶值特別厲害,許多新興市場的貨幣對美元都從頂峰回落開始貶值。自2011年7月底或8月初以來,印尼盾兌美元已經貶值了8%左右、泰銖兌美元貶值6%左右、巴西里爾貶值了15%左右、印度盧比貶值了18%左右、南非南特兌美元已經貶值了19%左右,人民幣也出現連續下跌。
歐元兌日圓10年新低
歐元自歐債風暴後一路南下,28日兌美元匯價走貶至將近一年來新低水平,一度下探至1歐元兌1.2941美元,是自今年1月11日以來的最低點,其後略微回升至1.2962美元;歐元兌日圓匯價貶至1歐元兌100.73日圓,是自2001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改寫10月初創下的10年新低紀錄100.76日圓。
不過,伴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吸引避險資金搶進,今年日圓兌全球主要貨幣漲勢皆強,兌美元匯價近幾個月連番改寫新天價,10月31日一度衝上75.31日圓,迄27日止,日圓兌美元報77.89日圓,匯價升值4.3%。
美元也漲得厲害,因股市下挫、提昇避險資產需求,而歐債危機的持續,歐元區國家都處在財政緊縮之中,歐元貶值,同時,在日本和瑞士嚴厲干預外匯市場以後,日圓和瑞朗的避險貨幣功能已基本消失,美元獨自承當了避險貨幣功能,也導致在全球經濟暗淡時美元獨漲,美元指數28日已經漲至80.471。